狗狗衝突怎麼辦?避免被咬的5種分開方法+後續行為觀察指南!

帶狗出門散步、跑公園是日常快樂時光,但若遇上狗狗衝突甚至打起來,身為飼主,你知道該怎麼做才安全嗎?根據知名動物行為獸醫師 Dr. Sophia Yin 的建議,在阻止狗狗衝突時,最重要的是保護自己不被誤傷,並在事後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。


一、分開狗狗時的安全方法

當狗狗互咬或追打對方時,情緒處於高張狀態,這時候不要直接用手去抓牠們的頭部或脖子,以免牠轉頭反射性咬到你。

 更安全的做法包括:

1. 兩人合作,各自拉後腿分開(快速、有效,適用於狗狗相對固定位置)

2. 用腳推狗的側腹或肋骨區,將其拉開(避免低頭用手冒險接觸)

3. 製造聲音或用水噴灑讓牠們分心(可使用哨子、水瓶、金屬撞擊聲等)

4. 拿板子、雨傘、椅墊等障礙物隔開(避免直接肢體接觸)

5. 利用狗狗熟悉的誘因轉移注意力(像打開車門說「上車」等平時有吸引力的訊號)

⚠ 如果是單人應對,可以用一手推開其中一隻,同時用腳保持另一隻距離,再視情況快速脫離現場,避免自己受傷。


二、狗狗分開後,該怎麼做?

狗狗分開後,該怎麼做?

成功將狗狗拉開後,請馬上觀察以下狀況:

1. 牠是否仍興奮、想再衝回去?

2. 是否能快速冷靜下來?

3. 是否出現持續發抖、喘氣或緊張反應?

依反應採取對應處理:

1. 若狗狗仍表現強烈敵意,建議諮詢動物行為專業人員進行訓練與引導

2. 若只是偶發性防衛或受到驚嚇,則可觀察當時衝突的觸發點,避免類似場景再次出現


三、衝突行為通常不是突然發生的

狗狗分開後,該怎麼做?

Dr. Sophia Yin 指出,許多後來被診斷有攻擊傾向的狗狗,早期就曾出現過輕微的社交問題,如:

1. 對其他狗明顯焦躁、龜縮或過度吠叫

2. 不願靠近卻又無法脫離的互動場面

3. 在遊戲過程中突然變得緊繃、展現不友善信號

若這些早期訊號沒有被察覺與介入,久而久之就可能演變為實際衝突。


結語:冷靜觀察+及時介入=最安全的解法

面對狗狗打架,最怕的不是牠們短暫打鬥,而是飼主貿然介入導致自身受傷。記得:冷靜處理、避開危險接觸、事後行為追蹤與訓練評估,才是守護毛孩與自己最有效的方式。若你的狗狗近期有明顯的社交壓力、警戒行為或反覆衝突,記得尋求行為顧問的協助,也別忘了當牠表現良好時,好好給牠一點獎勵與鼓勵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