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驅蟲必知!5種內寄生蟲與預防方法一次搞懂!

寄生蟲雖然肉眼難見,但對狗狗的健康影響卻非常巨大。無論是幼犬還是成犬,都可能因為寄生蟲而產生腸胃不適、營養流失、甚至影響心肺功能。幸好,只要定期檢查並配合驅蟲預防,大多數問題都能提前避免。

以下整理出5種常見狗狗體內寄生蟲與預防方式,讓你一次掌握!


一. 常見的5種狗狗內寄生蟲

常見的5種狗狗內寄生蟲

1. 蛔蟲

  • 感染途徑:幼犬可能在子宮內或哺乳期就感染

  • 常見症狀:嘔吐、腹瀉、腸道阻塞

  • 特徵:排出來像「白色麵條」,肉眼可見


2. 鉤蟲

  • 感染部位:寄生在小腸,吸取血液

  • 可能症狀:貧血、牙齦蒼白、黑色糞便(如柏油)

  • 危害較大,需特別留意幼犬狀況


3. 鞭蟲

  • 感染方式:接觸到受污染的土壤或蟲卵

  • 寄生部位:盲腸、大腸

  • 症狀表現:血便、黏液性糞便、腸道不適


4. 絛蟲

  • 感染方式:經由跳蚤傳播

  • 表現:多數無明顯症狀,但可能出現肛門搔癢、摩擦屁股行為

  • 特徵:便中可能出現像「米粒」的節片


5. 心絲蟲

  • 感染途徑:蚊子叮咬傳播

  • 寄生部位:心臟與肺動脈

  • 初期症狀輕微,嚴重時可能影響心肺功能、出現咳嗽、腹部水腫等現象


二. 驅蟲該怎麼做才正確?

驅蟲該怎麼做才正確?

預防永遠勝於治療!特別是心絲蟲,成蟲階段的處理風險較高,因此平時一定要做好驅蟲工作。

1. 一般驅蟲建議

  • 腸道寄生蟲驅蟲:
    幼犬:遵循獸醫指示,常為每月一次
    成犬:每3個月一次定期驅蟲較常見

  • 心絲蟲預防:
    ➤ 每月服用一次預防藥(口服錠或滴劑)
    ➤ 預防藥會在幼蟲進入血液階段時清除,避免發育為成蟲

  • 複合型防護產品:
    ➤ 現在市面上有許多結合心絲蟲+腸道寄生蟲+外寄生蟲的產品,可與獸醫討論選擇合適方案

2.  投藥方式靈活選擇

  • 不會吞藥的狗狗可使用:
    滴劑型預防藥(塗抹在皮膚)
    肉塊狀口服藥(適口性佳、像零食)

貼心提醒:任何藥物使用前,請先由獸醫評估體重與健康狀況後再執行。


結語

體內寄生蟲雖然潛藏不見,但只要你定期預防、了解感染途徑與症狀,就能大大降低風險。不論是幼犬還是熟齡狗狗,建立正確的驅蟲觀念與習慣,是每位毛孩家長的基本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