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除了名字叫小紫之外,牠的玩具、項圈也都是紫色的。身為一隻帶有日本犬血統的狗狗,小紫是一位十足有個性的少爺(我們私下都叫牠「少爺」)。
還記得第一次參加 6km 的「鬆繩隨行散步訓練」,我們在寒風中崩潰絕望,小紫一直爆衝、喚不回、看到小動物還會狂吠暴衝……整段 6 公里竟然走了 3.5 小時。誰能想到,到了結訓的最後,小紫竟然變成班上鬆繩訓練最穩定的狗狗!
鬆繩訓練並不是「不牽繩」,而是狗狗能在牽繩鬆弛的情況下,願意配合主人的腳步行走。
若狗狗社會化不足,面對日常刺激如機車聲、施工聲、突如其來的貓狗等,可能因緊張爆衝而走失或受傷。鬆繩訓練能幫助牠學會在各種環境中保持冷靜與安全。
鬆繩訓練的核心是:讓狗狗覺得「待在你身邊是最快樂的事」。這不只幫助牠們適應外界刺激,也能讓狗與主人的默契大幅提升,甚至改善暴衝、緊張等行為問題。
若狗對外界刺激比你有興趣,那就要讓「主人身邊」變得更好玩,例如藏零食、讚美、輕鬆語調互動,讓牠愛上待在你附近。
狗狗暴衝時,請不要跟著牠跑。你應站穩不動,讓牠學會「牽繩一旦拉緊就無法前進」。
每當牠靠近你,給牠小零食或摸摸,讓牠知道「回來很有價值」。這會建立主動回到主人身邊的好習慣。
散步時讓繩子保持自然下垂、有彈性,呈現微笑形狀。這是鬆繩隨行的標準樣貌。
若狗停滯不前、無法喚回,不妨繞開、拉長牽繩、用反方向離開牠的方式,引起牠好奇並跟上你。
鬆繩訓練是狗狗行為教育的起點,也是一場情感的深化旅程。當你們走出默契,牽繩不再是一種束縛,而是一種連結。
每天練一點點,不只是讓狗更穩定,也讓你更享受與牠一起走在世界的每一步。
牽繩鬆弛、不被拉扯,狗狗能配合主人的腳步輕鬆散步,就是鬆繩隨行的狀態。
站穩不動,讓牠學會「繩子拉緊就不能前進」,或改變方向吸引牠回來。
一般建議 4 個月以上即可開始建立牽繩習慣,早期引導效果更好。